朱云辉 2017-11-17
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院系领导的关心和同事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市人力社保局的2017年“杭州工匠培训团”赴德培训。组织“杭州工匠培训团”赴德培训学习,是贯彻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市委〔2016〕10号)精神,深入落实“人才新政27条”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提升杭州工匠的国际竞争力的首选借鉴之路。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思维,对德国工业4.0、自动化制造及控制技术、先进制造和装备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如何做好一名技师学院教师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在德国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宝马汽车中央工厂,听取了下维尔道工程应用技术大学4位教授关于德国工业4.0的讲座,实地观摩了世界上最大的烘焙设备生产工厂MIWE公司、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制造流水线设备制造工厂FFT公司,在罗尔-克罗斯特职业培训和技术中心与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学习交流。通过参观学习,震撼很大,感受很多。现将此次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未来已来。参观考察德国工业4.0,在宝马工厂看到的的“无人车间”和奔驰、宝马、大众汽车制造设备生产厂家FFT公司研发中心看到的“工作组”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只能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的“未来”的场景已经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德国工业4.0是以德国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实施的基础上总结提升而来的,德国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及3D 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德国工业4.0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让机器与机器实现“对话”。作为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德国工业4.0的深刻含义,认清形势,改变思维,努力将该最新发展情况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二、处处体现“工匠精神”。在柏林和法兰克福的大街上,人行道都是用一样大的鹅卵石整齐有序铺成的道路;在罗尔-克罗斯特职业培训和技术中心所有墙体都是清一色的红砖,未经任何的装修,墙体上整齐有序地安装管路、开关等,让人看上去并不觉得失色而是一种本色的美感。德国人的严谨体现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宝马公司的员工,那怕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拧螺栓的工人,工艺卡上规定是拧6圈(15 N·m),他绝对不会多拧半圈(0.5 N·m)或者少拧半圈(0.5N·m),正是这样严谨地工作态度才成就了德国制造业的强大。
在莱比锡宝马公司参观时走入大厅一眼就能看到不少的员工在酒店式的吧台区域,穿着工作服悠闲地喝着饮料或咖啡。经翻译介绍有的岗位是考虑劳动强度每2个小时就会轮岗下来休息,在期间能有适当的时间休闲放松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当中去。又比如FFT汽车制造流水线设计公司的设计部都是可以自由升降的办公桌,可以自在的或坐或站着办公;在MIWE公司的烘焙设备生产工厂有的员工一边放着音乐一边愉悦地干着活,点点滴滴中无不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一面。
三、技术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德国,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很高,有些堪比教授、专家、工程师。在宝马工厂我们了解到工人月均工资在2900欧元(约合人民币22620元),一年14月薪水,受到三年培训后上岗,每周工作38小时,另外每个员工每年正负300小时都是被允许的。
在国内,从观点上有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干技术活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千方百计让他们从事金融、证券等“体面”职业。在社会上,技术工人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只有大步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才能人更多的优秀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的岗位,更好的促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