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德 2017-05-04
4月27日上午,电气工程系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专业老师与特邀专家共同探讨电气工程系现有专业紧跟杭州1+6产业发展,如何进行改革创新。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创新的思路,为下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专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指明方向。
电气工程系主任张小德作邀请发言,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电气工程系贯彻学院2014年初制定《关于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内涵建设的工作意见》精神,围绕系部建设的四大基本原则,通过3年的努力,系部建设取的优异成绩。目前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指出,杭州将以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实现“杭州智造”;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杭州制造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发展为着力点,打造“杭州质造”品牌。紧跟杭州产业发展,电气工程系现有专业如何实现与产业调整接轨?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与电气行业融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希望借助专家的学识,通过专业的解答,引导电气工程系现有专业紧跟杭州1+6产业发展,提升我们的办学能力。
南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汪卫萍总工程师就楼宇专业信息化运用情况作首先发言,认为南都楼宇人才的技能侧重于设备的维护,最近几年信息化应用比较多,比如BA系统、车牌识别、手机门禁、e监控、信息化会议系统等;也在借助外部力量,构建信息化大后台,利用机器人完成巡检、巡逻等,以技防代替人防,计划开展机器人快递业务、访客咨询等,单位业务在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耀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明确,专业的底层技术要扎实,传统的技术要保持优势,然后“+互联网”,认为采用“+互联网”模式比“互联网+”模式更适用于传统行业;信息技术可以与生产、制造、技术融合,比如智能制造、无人制造,产品的追溯,数据采集系统等;建议专业改革采取“+信息化”方向,后期增加新技术模块、机器人模块、信息化模块等,可以考虑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有所涉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分院孟伟工程师认为,高技能人才要定位在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上,其中维修更需要技术,维修这一块要突出,学校实训设备的维修点是固定的,企业是变化的,大力提倡学生与企业对接,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面向实际的设备维修,训练学生的真实水平。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刘海周经理认为,现代智能制造需要机械设计、电气设计、信息化三大类知识,编程、装配、信息同等重要,只有全面综合培养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生的技能培养,要跟企业的需求直接对接,比如工业机器人要重点培养抛光、打磨工业机器人;开设信息化和IT对接的课程,加快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每位专家都从自己从事的工作或岗位出发,畅谈个人的认识或体会。既有个人的经验之谈,也有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到会的专业老师也都进行了认真的记录,收获颇丰。下阶段电气工程系将结合专家意见,开展专业教师讨论,确定专业改革创新的思路,对现有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必要调整,为杭州产业发展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