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系 鲁聪聪 2015-04-22
随着我国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实施一体化教学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2009年7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启动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并成为技工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今年8月15日至8月24日,教务处、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的10位教师,参加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师资第一期培训班。这次培训班设在金华技师学院,分数控加工(数铣方向)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余维修两个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市20余所技工院校的60多名教师参加,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并担负一定的建设任务,这次培训班也成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为期10天的培训中,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孝平做了题为《职业教育:回望反思 重构》的报告,朱老师从教学发生的端点:教室和现场开始,纵论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将自己对职业教育改革多年的研究核心成果悉数呈现。其“外围进入”、“出口后移”、“培养目标提升”等独到、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先驱,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法指导专家,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副院长张利芳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院长助理、职教研究所所长朱永亮。他们从“为什么要进行课改”,“什么是一体化课程,其特征有哪些”,“一体化课程的构成及开发路径”,“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建议”等四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一体化教学改革。朱永亮老师首先总结了课改的三大方面原因:一是企业角度,用人要求的变化;二是学生角度,学生自身的变化;三是学校角度,教育自身的发展。这为我们理清了思路,坚定了走一体化教学改革这条路的信念。张利芳老师归纳了一体化课程的五个特征:能力目标、任务载体、认知规律、工学结合、考核评价,进一步明确了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张利芳老师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主要分成十一步,分别是:1.行业企业调研;2.典型工作任务提取;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4.一体化课程转化;5.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写;6.一体化课程方案编制;7.学习任务设计;8.教学资源库建设;9.学习工作站建设;10.师资队伍培训;11.教学实施。这给我们今后自主开发一体化课程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最后两位老师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建议,这些内容主要是在后面的学习中由金华技师学院的一体化教学团队进行展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毕结礼专程从北京赶来为各位学员做了题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专题报告。毕会长认为技工院校是一种不可替代类型学校,技工院校学生可以成为一类优秀的、不可缺少的人才,大家听了之后无不欢欣鼓舞。同时毕会长也对在座的各位老师提出了要求,他认为职业素养教育首先的对象是教师,修养的提升和技能的提升是两种规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把软能力的提升融入到硬能力的一体化教学中。爱的教育需要爱的投入,智慧的教育需要智慧的启迪。大家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感觉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和无穷动力。
本次一体化教学培训电气专业的主干内容由金华市技师学院电气技术教研室主任吴兰娟老师、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黄清锋老师和电工电子专业教研组长盛继华老师组成的团队进行开展。我们感觉又重新回到学生时代,一起跟着吴老师体验了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这一体化教学典型的六步法,亲身实境领略了一体化教学的魅力。
通过培训,各位老师都跃跃欲试将传统教学的经验融入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出自己的学习任务设计表和教学活动策划表,并与各位指导老师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每个学员5分钟的ppt展示,汇报自己对一体化教学的理解。
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面临的现实困难还有很多,对技工院校来说,也是挑战,但更是难得的机遇。为了技工教育的明天,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