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201 裘欣怡 戴雪莲 2024-11-22
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诠释[夏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此时夏至入伏,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偏南处有些地区甚至会短暂的出现“立杆无影”的奇景。
暑热降临,而在古代消夏避伏之法,除了冰凉解暑之物,便是各类手摇扇了。最早的扇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商朝便有记载,取动植物叶和羽制作,作遮阳挡风避沙之用,称为“障扇”。
其后有团扇、折扇、蒲扇、羽扇、竹扇,作用各有所长,不胜枚举。明清期间,浙江以及苏州等地便盛产折扇,绘画题字亦兴与此。
本周,对于夏至节气,班干部们开展“朱明团扇,清凉入夏”手工团扇制作活动,为暑热难耐的夏日送去一席清凉,在与同学们深入了解扇上蕴含的传统民俗是有怎样的故事的同时也为我国扇文化在世界舞台的传播奉献一份力量。
关于夏至的传统习俗:在汉字中,“扇”与“善”同音,同时还能在其上既传递了一份友善,还有着“扫却烦暑,召回清凉”的作用。夏至日,友人们会相互赠送折扇或团扇用来扇风、除去体热所生之浊气;又用赠扇来传递自身的善意,将扇子的性能与其附加寓意完美结合。
如今,一把素团扇,在巧手的绘墨之下,一柄淡雅含有韵味的团扇便跃然纸上,呈现出一副独一无二的水墨扇面。每个创作的扇子都各有千秋,画艺精湛的同学绘了夏日的荷花,在团扇上,入微的笔触勾勒出花瓣的柔美,轻柔的色彩映衬出荷花的娇艳。还有书法爱好者题字题字于扇的,在青绿色的背景下,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夏日的清风。
效仿前人写一句诗、赠一柄扇:盛夏有清风,赠君清凉意,同学们的友谊经过互赠的团扇似乎和过去的文人有了共鸣。通过这次团扇绘制活动,我们了解团扇的历史的同时更希望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类形式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它的魅力,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