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军妹;图:孔小英 2016-12-05
11月28-29日,药学技术系叶军妹、蒋小莉、孔小英三位老师参加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台湾中华药学研究基金会和中国职教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慢病防治论坛及首届养老护理国际研讨会”。
这是一次汇聚两岸多位医药界专家及养老护理界名家的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与会专家共同阐述了慢性病防治及养老护理的的工作重点。随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慢性病、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死因构成80%来自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大病、慢病,尤其一些英年早逝现象不断出现。其实大多数健康问题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就能预防。提高生命管控质量和生活健康质量已经成为时代需求。
中科院院士王红阳教授从肿瘤异质性与精准诊疗的角度分析细胞的复杂性与干预的可行性;台湾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委员、国防医学院教授孟庆樑介绍了台湾慢性病的防治进程,慢性病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对慢性病的治疗,除了医护的介入,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非常重要。同时还向大会阐述了台湾医疗保健体系及长期照护服务的政策特点。日本东京福祉大学教授门田社介绍了日本养老院的种类、入住流程、入住标准,资金来源,在这样专业的环境下,其专业介护人才的资格需求及培养模式;澳大利亚国际学院院长约翰.利迪科特从澳大利亚养老护理产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和与会者分享了澳洲的教育体验及培训,全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养老行业的特点及护理认证管理;英国皇家护理学院会员、预备役高级军官、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讲师卡洛琳为参会者介绍了英国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的模式;台湾三军总医院护理部主任、台湾护理管理学会监事王如华从台湾人口高龄化的现实,讲述高龄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学校设置高龄社会健康高龄可课程的架构,专业人员的培训课程规划等。所有这些专家学者的论点,对中国未来的慢性病防治及养老护理都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就像复旦大学国际经营技术研究所所长所说的,社会医养结合的趋势,老年护理产业的扩大,势必会带来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借鉴不同国家的已经相对成熟的养老护理管理及职业教育模式,整合或学习相关经验,可以更快的适应需求,甚至可以将相关职业教育引领社会发展趋势。
中国有许多城市地区已经迈入老龄社会,但目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割裂,大医院“压床”现象严重,医疗人才短缺,医疗难以进步,而老年人的照护及医疗康复服务难以得到满足,随着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趋势加快,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将会是职业教育中非常具有广阔前景的专业学科。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