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241 吴妍熙 2024-12-02
近日,我校举行了法治教育宣传讲座,针对当下热门网络诈骗再次进行了介绍和预防知识普及。
诈骗的实质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常见的诈骗大致分为七种,都是青少年群体以及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成年人的重灾区。
第一种是熟人关系,借关系进行诈骗,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的。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热心肠”,上当受骗;第二种中介为名,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有上升的趋势。而此类骗子就是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的心理,以招兼职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第三种帮助急需,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进行诈骗,从近几年来看此类骗子多以财物丢失的学生等名义进行诈骗;第四种小利取信,以小利益取信,进行诈骗为实,此类骗子极为狡猾,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以曾许诺的利益予以兑现,让你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待取得你的信任后,就狠狠地骗你一把,让你在绝对信任和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此类诈骗计划周密、发现不易,危害性较大。
以上是最为典型也是危害程度目前为止指数最高的几种,但是当诈骗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被诈骗分子骗子财物的,我们第一时间要冷静下来,可以按以下情形处理:
第一,收集证据。主要是与诈骗活动有关的物证、电子数据等,例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
第二,向公安机关报案。收集了证据后立即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公安机关会想办法追回被骗的钱。
以上为如果不幸被诈骗后的处理方法,但我们应该熟知的是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例如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信息、银行账户或密码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声称是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应该提高警惕,主动联系该机构核实身份。其次谨慎对待网络上的诱惑,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这些可能是钓鱼网站或恶意软件,用来窃取个人信息或控制电脑。最后注意保护个人银行账户和密码,不要将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最好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定期更换密码,并不要在公共场所或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登录银行账户。
综上所述,作为学生应对网络诈骗需要增强反诈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学会识别骗局、及时止损并报案以及关注官方渠道和安全提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受骗风险并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