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茏 2019-04-16
时光匆匆,在欢乐与悲伤度过了长达十七年的岁月。每过一分钟,便对世界多了一份理解、多一份感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长大。
每走一段路,便多了一份感悟,回忆往昔,曾经的一切都如同泡沫、幻影一般消逝。我一直很羡慕那些常常能去旅行的人,因为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生活的多彩缤纷,旅行能带给他们开阔的视野,让他们的视线不局限于小小的圈子,不会成为井底之蛙。
当我踏入到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这所学校,和在这所学校中度过了的时光,我就在这段时光中默默地成长了。在此之前,我梦想能在这所学校中完成我的学业,能在这所学校中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这所学校里比我能干的比比皆是,我也尽力去学习,去争取机会,为了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恩,有很多。养育之恩、救命之恩、培养之恩、相助之恩……有些恩,是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的。作为父母的孩子与父母相处都应当诚实对待,这是对他们的感恩之一。长大孝敬父母,这是中华美德,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他人的救命之恩,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也要出手相助。对于老师的培养之恩,我知道要肩负起责任,做好自己的本分,励志奋进,用赢得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用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来告诉老师他们教的没有白费。对于相助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上不能怕,遇到难题应当勇敢去面对。努力付出后终会得到回报。我在初学专业的时候,有许多疑惑未能得到解答,在起步就落后了一步。但是我相信厚积薄发的话,我一定能够追上其他同学。至今,我已经通过努力赶超了许多的同学,回首当时,也有许多人试图和我一样努力,但是天性使然,不少人因为从小的陋习、懒惰,半途而废,现在仍在坚持的屈指可数。俗话说:“勤能补拙。”人不是生来就是成功的,成功的人并不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是靠着努力,靠着勤奋得来的,他们的头脑并非比别的人聪明,甚至比别人差,但是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勤能补拙只有靠勤奋、努力、刻苦、不懈的坚持才能成功。
我现在是每天晚上在机房训练的一员,对于在机房里训练的内容我也是比较熟练的了,但是和学长们相比我的技术还是差得远了。训练用的图纸我也是有一些是看得懂却做不出来的。之前我去参观过像工程挑战赛这样与我的专业比较接近的比赛,也参加过一次创意设计比赛。在看过省内各地各学校的参赛作品后我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所设计的都是与众不同的,前所未见的产品。一切都令我耳目一新。
我知道了我在这门专业的路还漫长,旅途上有不少新颖的东西在等待着我去开拓。在语数英上老师讲的较多都是我曾经学过的,因此复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专业课就不一样了。专业课教的都是我没有听过的,就像机械零件细节部分的解剖和多种平面的视图,我也只是略有所闻。专业课的老师讲课都是十分的详尽的,不会漏过每一丝细节。其他的部分学科就不太一样了,因为是外聘的教师,就像上学期时的语数老师,语文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述课文中的内容外,还会与我们互动,聊一些现实的事情和未来的打算,可以说是很贴近社会生活地教导我们,而数学老师则是教学比较跳跃,而且讲得很快,过去的内容教了一遍就不会再提,我很难适应这种方法,因此在学期末的考试中数学虽然及格但是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即使是一分之差也会错失一些本能够评上的奖项。
有次和同学外出的时候去了一趟新华书店,也许是有段时间没有读过书了,一直在和课本接触,我对书店里的很多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想看的书实在是太多了,是不可能一次性买走的,于是我每个星期五放学基本都会去那边的书店看书,把以前许多想看却没有看的名人大家的书阅览了一番。不仅是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国内的例如巴金的《家》《春》《秋》、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呐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还有国外例如马里奥·普佐的《教父》三部曲、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些图书有的是我曾经看过一段但是停了的,有些呢是略有耳闻但是没机会去看的。在每周五下午的闲暇时光中,我都在书店里依靠这些书度过时光。领略到了其中作者蕴含于其中的人生真谛和真实情感。
回归正题,学校给与我们的资助不仅仅是对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金钱奖励,重要的是其本质,是学校对我们辛苦努力的肯定,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拼搏去奋斗,代表了学校对我们的希望,是国家对祖国下一代人才的希望。我们无法无视这份恩情,我们不能辜负这份期望。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责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使命。
能在学校里学习的日子还长,还有三年。在这三年,我想要吸收更多的知识,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我明白了我自己的不足,因此如果我想要不辱期待,我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战胜我的不足。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