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德 2017-05-04
4月27日下午,电气工程系邀请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刘海周,作“智能制造对接企业需求”讲座,全系12个班级144位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刘经理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开始讲座,指出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淡化,粗放经营走到拐点,制造业大国必须要转向制造业强国,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正在加速制造业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新的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3D打印机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技术等,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接着刘经理列举国内几家大公司的案例。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上马百万“机器人大军”,按照富士康规划,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将逐步增加,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人力将被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格力电器,目标瞄准全球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全资购买德国库卡机器人技术。报喜鸟个性化定制入选智能制造项目,以工业4.0智能化生产为支撑,打造全渠道运营、以销定产的经营新模式,年产量将达到25万套。亚马逊智能物流系统,下单由大数据驱动,仓储由机器人搬运,配送由无人机送货,达到当日下单,当日送达。所有的一切,预示着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代替传统的生产设备,用专用设备加工、制造产品的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生产方式,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也就是说把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高度的融合,就是智能制造。
随后刘经理分析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专家预计,在2013—2018年中,37个城市将建设轨道交通里程3127公里,估算总投资1.86万亿元,轨道交通人才也随之增加,预计到2020年,单是长三角地区高铁、地铁、轨道装备制造业等轨道交通类人才的需求量就高达10万人。广东省共有各类电梯39万多部,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列,每20部电梯应配备1名专职维保人员计算,应配备20000名专职的维修保养人员。目前专职的电梯维保人员不足2000人。我国各大城市林立起高楼大厦,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现在智能楼宇等专业人才缺失达200万之多,特别是对智能楼宇系统设计、智能楼宇安全防范设计、视频监控安装、安防工程评估等专业的需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加快转型升级,开辟浙江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一切都为我们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楼宇智能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园地,也对我们学生提高更高的要求。
如何应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刘经理指出,学生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技能外,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比赛,通过比赛高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比如来自四川都江堰籍的学生何棋因2008年地震而受伤,然后转入上海大众工业学校学习,在参加2011年全国中职组 “亚龙杯”单片机控制技能大赛获得金牌,并顺利和上海某知名外企签约,成为该企业研发机构的成员;来自河南的学生陈晨,是2008年全国高职组 “亚龙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目前就职于浙江,年收入15万元左右。最后,刘经理提醒学生,要对自己进行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并给予24字的勉励“事在人为,为人在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信为本,勤奋为基”。
这是一次接地气的讲座,同学们认为专家展示的案例具有代表性,PPT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活泼,数据详实准确,对大家启发很大。同学们纷纷表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中国智能制造2025计划,奉献自己的一份热。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