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惠 2016-01-04
2015年12月30-31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三批省级验收工作会议在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举行。历经两年建设,凝聚了全校师生激情、智慧与汗水的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于2015年12月31日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和财政厅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2013年4月,经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批准,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在两年时间里,学校以此为契机,坚持走高端引领、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科学发展之路,在提升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体制创新,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实力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12月30日上午,省级验收专家组一行十人,在省教育评估院职成教评估所所长王向东的带领下,受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委托,通过查看现场、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展师生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的示范校建设进行验收评审。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方海洋、财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学校领导班子、处室及系部负责人全程陪同检查验收。
学校首先从学校概况、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成就、重点专业建设成效、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贡献与示范、项目建设成果、建设与思考等六个方面,对我校的示范校建设项目进行了总结汇报。报告中一项项建设成效、一串串喜人成果,体现了我校改革创新的坚实步伐:形成了企业、社会、学校三方联动、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做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主动适应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完成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数控加工、药物制剂、园林四个重点专业建设和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数字化校园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共计70个子任务、659个验收点,以及对学校整体要求的27项指标,建设任务完成率100%,预期目标全部达成。通过两年建设,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更新,培养能力明显提升,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校园环境更加优美;使专家们充分感受到了我校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锐意改革创新的激情与实力,感受到了全校上下在示范校建设中的扎实工作和丰项成果。
专家组随机抽签听取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园林专业、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等三个项目负责人的总结汇报,以及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资金情况的专题汇报,实地考察了校内实训基地,检查了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和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别召开了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三个座谈会,并对建设目标、内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等进行了询问和深度访谈,审阅了相关材料,多角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我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考察、组织座谈会,专家组成员对我校国家示范性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并形成了验收评审意见。
专家组认为,一是机制完备举措得力,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学校搭建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四纵十横的组织框架,建立了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等五项机制,落实四项措施,保障示范校建设有序高效推进。二是专业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学校确立了“产教融合、职业导向、双元育人”的办学思想,构建了“校企共育人才”机制引领下的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七步法”开发一体化课程,推进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四结合”评价模式改革;转化世赛备赛成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探索“区、产、校”合作方式,丰富“八个共同”合作内容,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四级递进”师资培养机制,校企共培,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实践了“三段三自”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综合提高。三是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四是整体提升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经过示范校建设,学校完善了“六位一体”办学功能,夯实了办学基础,提升了专业内涵和师资实力,建设经验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同;服务区域经济,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通过承办技能赛事、承接职教师资培训、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带动辐射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两职能、两基地”作用,培训项目多、规模大、质量高、体系完善,在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五是投入到位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有效。
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示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希望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发挥特色优势,持续改进,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