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轩 2024-02-27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成功获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省先进集体”,亚运服务展现新作为
高效完成“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目标,临安校区呈现新气象
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交出新答卷
成功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师资建设赋能新发展
深入聚焦技能竞技和成果转化,竞赛科研再上新台阶
不断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工作彰显新成效
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招生就业注入新动能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产业学院释放新活力
倾力打造工匠学院和培训学校两大引擎,社会服务激发新效能
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院党委班子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中心组深化学等方式,开展13次集中学习和交流发言。围绕学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开展专题调研,6位处级干部领办、参与6个调研课题,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其中,由市人力社保局局长董悦主持、学院院长杨国强参与的课题《杭州人社事业品牌塑造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在市社科联立项并于12月顺利结题。召开党员大会增补院党委委员2名、纪委委员3名。学院党委被评为2022年度市直机关“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局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6名党员被评为局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
二
成功获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省先进集体”,亚运服务展现新作为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师生积极行动,助力亚运、服务亚运,先后有586人次参与到通信保障、兴奋剂检测、宴会保障、平安巡防等亚运服务工作中。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技能教师郑云海担任第153棒火炬手。朱云辉入选市委组织部主办的“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第二批市级“群英榜”先锋个人。3名专业技术干部选派至亚组委和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全职工作。18名教师参与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保障工作。学院获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省先进集体”。
三
高效完成“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目标,临安校区呈现新气象
围绕杭州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和“劳有所得”专项考核项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临安校区项目建设。在市人力社保局的统一部署下,学院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职人员、依托专业团队,重新论证、合理统筹项目实施计划,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12月27日完成主体建设五方验收,达到“七优享”工作考核任务的121%。
四
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交出新答卷
成立数字信息系,打造“6系1部”新格局。新开设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烹饪(中西式面点)2个专业。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专业为基础,持续推进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加工(数控车工)、烹饪(中式烹调)3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酒店管理3个专业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专业。牵头完成药物制剂、园林技术2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参与完成中药、药品营销、健康与社会照护、酒店管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5个专业的课标开发工作。入选人社部第一批中药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校。获评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花艺、餐厅服务、酒店接待3个项目被确定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
五
成功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师资建设赋能新发展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学院成功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科研骨干培训17期,组织教师参加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力培训13人次,举办新进教师岗位能力和教育教学专题培训6期,通过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朱坚、茅银樑、王文文3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杨国强荣获2023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技工教育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朱炜、张晓军2人获评浙江省技工院校优秀科研教师;朱坚、陈天月2人获评“浙江工匠”;卢红华、蔡子远、王莉分别荣获杭州市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杰出班主任奖”“优秀理论研究奖”。学院现有杭州市高层次人才36人,其中C类人才8人。
六
深入聚焦技能竞技和成果转化,竞赛科研再上新台阶
组织师生参加52个大类共161个项目比赛,教师参赛获奖45项,学生参赛获奖121项。其中,国际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24项。在第十届国际奥林匹克特殊职业技能大赛中,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技能教师郑云海获得食品雕刻项目金牌,实现了世界金牌零的突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2银牌9优胜,4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酒店接待项目入选国家集训队。完成各类教科研申报4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结题1项;省级课题立项13项,结题6项;市级课题立项1项,结题1项。参与各类优秀论文、教学设计申报59项,获得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学论文评审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杭州职工教育论文(学科论文)获奖17项。
七
不断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工作彰显新成效
切实抓好“一演两会四节”等常规德育工作。重视共青团建设,举办第二期青马班41人,开展团学干部培训班183人,组织志愿服务592次,完成青年大学习27566人次。经过考察,培养发展团员122人。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先后组织2023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目标绩效考核,提升新进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持续推进史迎柳、蔡子远2个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建设,强化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育人成果转化,国家级课题《“三化三境界”新时代技工院校班主任岗位培训考核与评价体系实践研究——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为例》顺利结题,省级德育课题结题、立项各1项。
八
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招生就业注入新动能
创新招生工作模式,启用网络招生新方式拓展招生渠道。与杭州现代技工学校、阿里云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等开展6个专业的合作办学。2023年招收新生2039人。探索国际化办学,与韩国永进专门大学达成国际合作办学意向。举办2023年校园招聘会,组织120家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提供2000多个实习岗位,涉及集成电路、精密制造、新能源汽车、医药康养、绿色经济、现代服务等热门行业。700余名实习生参与应聘,现场超过1000人次与企业达成初步实习意向。2023年,学生初次就业率98.3%,留杭率92.8%,用人单位满意率99.8%,毕业生满意率98%。
九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产业学院释放新活力
持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等21家企业合作,在培学员325人,涉及电工等5个工种的中级、高级层次。大力开展工学交替,与杭州方大通讯、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工学交替96人,并协助完成了企业亚运保障工作。明确分段开展企业见习,与杭州叉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广泛实施企业现场教学,共计参与学生231人。加强产教融合指数内涵建设,按照指数标准对合作企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15家优秀企业进行了奖励。
十
倾力打造工匠学院和培训学校两大引擎,社会服务激发新效能
杭州工匠学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联合淳安县人力社保局开展“千岛湖厨师厨娘”“千岛湖阿姨”“千岛湖网红小姐姐”技能共富专项行动。在建德大同成立“新安工匠”培育基地,联合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共建“自强工匠”培育基地。持续抓好“红色党建、蓝色工匠、绿色乡村”协同的技能振兴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杭州市《人才聚力促进山区4县、市(区)创富专项行动方案》核心举措的实施。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工程队”,成功孵化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市级3家,区级5家。杭州工匠学院代表杭州市,在永康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上展示杭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2023年,开展职业培训认定共计1234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204人。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2022-2023年度杭州市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考核中获评五星级,并获评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机构和药物制剂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品牌项目。
来源:办公室
编辑:阿青、程宇轩
审核:叶娜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