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惠 2018-09-05
按照《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及《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根据《2018年杭州市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恩施州人力社保局共同推进“教育+就业”精准扶贫工作。经多次调研协商,双方签署了《2018年职业教育扶贫协作协议》,面向恩施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招收2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首批100名恩施籍学生于8月27日到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下属的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入学,第二批100名新生于8月30日到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入学。
爱心构筑长效机制
为了让恩施籍新生在杭学习期间学得安心、学有所成,两地人力社保局制定了详细的扶助政策。
一、经济资助: 1.免学费,根据国家助学政策全额免除学生每年的学费。2. 两地人力社保局通过努力,为学生争取到一定的资金资助,帮助学生解决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来往交通费等开支。
每生每学年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3000元交通补助和学校收取的有关费用资助,其中:杭州帮扶资金按每生每学年资助1万元生活补助,每年资助200万元:恩施州给予每生每学年3000元交通补助和2000元生活补助。
二、教学实施:恩施籍学生培养层次为中级工,学制3年,在校学习期间与同专业的其他培养层次学生合班上课。
三、促进高质量就业:恩施籍学生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毕业证书及国家规定的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如有在杭工作意愿的,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责任搭起求学就业之桥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今年8月起,建立绿色通道,面向恩施州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学院很多老师们放弃了暑期休假的机会,积极做好招生名额调剂、招生组织宣传、报名和资格审核等工作。
学院在确定恩施籍学生录取名单后,为保证恩施州学生顺利入学,学院成立了恩施籍学生入学接待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召开专题会议,对迎接恩施州学生来杭就读进行了统一部署。学院各部门齐心协力,从每个细节做起,从环境、接待、住宿、安全、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细化分工,确保学生顺利入校。
8月27日,第一批100名恩施籍学生启程赴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学习。学院整个校园布置一新,校园大门口醒目悬挂“热烈欢迎恩施籍学生来我院学习”的横幅,电子屏显示“热烈欢迎恩施籍新同学”,校园里洋溢着和谐、温馨的迎新气氛。
为确保来杭就读恩施籍学生的安全,学院还在杭州火车东站设立接站点,安排专人接站。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为恩施同学指引道路、搬运行李、提供学习和生活咨询,用体贴周到的帮助和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恩施籍新同学感到回家般的温暖。
仪式营造回家的温暖
为欢迎第一批恩施籍学生来杭学习,8月27日晚上,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举行了恩施籍学生入学欢迎仪式。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海洋出席欢迎仪式并讲话。欢迎仪式由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纲主持,学院副院长卢红华致欢迎词。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就业创业指导处处长童铁江、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骆锦伦,恩施州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何可及其他来杭人员,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在欢迎仪式上,与会领导还向恩施籍学生发放了学生证和专业文化读本,这标志着恩施新同学正式成为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一员。
“今天成为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我十分高兴。”赵毫同学代表全体恩施来杭学生发言时说,“到了学院之后, 我们一定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认真努力读书,把专业知识学好,力争早日掌握一门技能,为家庭脱贫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下一步,两地将以“精准滴灌”和“造血式”的帮扶,以“父母心”的关爱,加强教学管理,做好跟踪服务,让恩施籍新生尽快融入杭州,顺利完成学业,早日就业成才。
欢迎仪式结束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为恩施新生准备了夜餐。学院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宿管员一起,还深入学生宿舍慰问学生,嘘寒问暖,确保每一位恩施新生安心度过第一个离家的夜晚。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