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2019-12-10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垃圾分类成为杭州市民最热话题之一,垃圾分类工作正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校园治理中,垃圾分类工作更是一道需要攻克的难关。学院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出台了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动员全体师生员工,推动垃圾分类党员先行,由点到面,因地制宜,将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垃圾分类是一项日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学院成立了由学院主要负责人挂帅,院党政班子成员、各部门(系部)负责人为组员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院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
在宣传培训方面,学院从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投放方法等常用知识,让广大师生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全校师生行动起来,了解和掌握分类方法,培养垃圾源头分类的良好习惯。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志愿者积极助推作用,努力营造全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具体做法:一是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海报、横幅标语、黑板报、升旗仪式讲话、专项培训、主题班会、知识测试等宣传载体和形式,入班、入室现场指导活动,完善全院垃圾分类标识,组织开展普法和分类知识宣传,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分类知识进行普及,加深师生员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发动师生员工自觉守法,参与垃圾分类。二是组织各部门(系部)开展宣传教育,传达学习垃圾分类工作具体要求,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表率意识,动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好先行作用。三是组织班主任、班长、生活委员、寝室长,物业、餐饮从业等人员参加专项培训,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全院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
在具体工作措施方面,我院通过建立分类工作督查员和专管员制度、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制和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三方面相结合,使垃圾分类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院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分类工作督查员和专管员制度。进一步将分类责任落实到部门(系部)、落实到责任人,学院设督查员7名,负责对全院范围内分类工作情况实施全面督查;各部门设立1名、各系部按不低于300:1的要求设垃圾分类专管员,负责对本部门、系部责任范围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监管检查。二是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制。根据全院范围内实际布局和使用情况,划分公共区域责任包干区,实施区域管理责任制,落实本区域巡查监管工作。三是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为进一步加强集中管理,提升分类工作质量和效果,我院取消了建筑物内各楼层垃圾桶和室外公共区域垃圾桶,并逐步取消校园道路两侧的固定式分类垃圾桶,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并落实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值班,开展投放时现场检查和红黑榜通报。
在管理机制方面,我院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层层铺开,统筹推进全院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建立自查机制。各部门(系部)加强对责任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自查自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抓好问题及时整改,实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强督查考核。适时开展工作督查评估,建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定期公示考核结果,将垃圾分类纳入到班级考核、部门年度考核和支部党建考核中。各部门(系部)要及时总结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对阶段性的工作及时做好绩效评估,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巩固成效。三是强化监督。持续深化现场分类投放环节的监督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强化检查考核和通报,并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班级考核、部门年度考核和支部党建工作相结合,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真正体现垃圾分类成效,不断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垃圾分类的“获得感”。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学院将继续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确保到明年6月底前,师生员工分类知识知晓率100%,参与率、正确率、满意率均达95%以上,实现学院垃圾分类工作达到杭州市先进水平,使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时尚的工作目标。
友情链接: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杭州 浙江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 杭州市西溪路719号 邮编: 310023 电话: (0571) 88088141 传真: (0571) 88805123
版权所有: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11024003号-1